1914年,首批巴西國家足球隊的球員。
巴西最流行的體育運動是足球,根據1999年的統計數字,巴西大概有近2萬支足球隊。另外,巴西是唯一一支由1930年至2022年的世界盃從未缺席過一屆的球隊,可說是名副其实的「足球王國」。
人們普遍認為,巴西國家足球隊的第一場比賽於1914年舉行,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混合隊對戰艾斯特城足球會。巴西以2-0獲勝,奧斯瓦爾多·戈麥斯和奧斯曼射門成功[6][7][8] ,而其他人則宣稱比賽是3-3平局[9][10]。
巴西在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上第一轮即被淘汰,未能小组出线。四年後於意大利舉行的1934年世界杯在首轮以1-3不敵西班牙。在1938年法国世界杯中,巴西以4-2擊敗瑞典得到季軍。1950年在巴西本土举办的世界杯赛上,巴西队在最后一场决定性的比赛中负于宿敌乌拉圭队,屈居亞軍。这场历史性的比赛被称为“马拉卡纳打击”(葡萄牙语:Maracanazo)[11],巴西队也成为目前兩支夺得世界杯冠军却未能在本土夺冠的球队之一,另一支球隊是西班牙。
1954年,巴西雖有尼頓·山度士、希尔德拉尔多·贝利尼(英语:Hilderaldo Bellini)與迪迪等球員,仍在八強賽中以2-4不敵匈牙利。1958年,巴西於瑞典得到了歷史上第一個的冠軍。當時17歲的比利與加林查都在巴西陣中,巴西在分組賽以首名出線,並在八強賽中以1-0小勝威爾斯,晉身四強後以5-2擊敗法國。在總決賽中以5-2擊敗瑞典,瓦瓦、比利、馬里奧·扎加洛皆有得分。
四年後的1962年世界杯,巴西以3-1戰勝捷克斯洛伐克得到第二個冠軍,成為繼意大利之後,第二個能成功衛冕世界盃的國家。加林查是1962年世界盃最傑出的球員,當比利在第2場拉傷肌肉需要退出比賽後,繼續率領巴西獲勝。
1966年,巴西賽前受到政治的影響,引起大量的內部糾紛與球員壓力。結果巴西這次表現為史上最差,在分組賽被淘汰出局,分別敗給匈牙利與葡萄牙。
1970年世界杯,巴西在首圈分組賽壓倒衛冕的英格蘭首名出線次圈,再淘汰秘魯及烏拉圭晉身決賽,在決賽以4-1大勝意大利,成為首支三奪世界杯錦標的球隊。根据规则,第一支率先获得3次世界杯冠军的球队可以获得比赛奖杯雷米特杯的永久持有权,于是巴西队顺理成章获此殊荣。1970年巴西隊擁有卡洛斯·阿尔贝托、雅伊爾津霍、罗伯托·里维利诺、盖尔森,自此經常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佳球隊[12][13][14][15][16]。
但自1970年之後,巴西在1974年至1990年多屆世界杯雖在賽前都被視為奪標大熱,但卻連續五屆都大熱倒灶,連決賽都沒有打入。
1974年,巴西沒能戰勝荷蘭全能足球。最終巴西獲得第四名,季軍賽敗給波蘭[17]。
1978年,巴西在小組賽,分別與賽事東道主阿根廷競爭分組首位。巴西在最後一場小組賽,以3-1擊敗波蘭。但是阿根廷在後一場小組賽,以6-0大勝秘魯,導致巴西因得失球差不及阿根廷而屆居小組次名,未能進入決賽。最終巴西隊以2-1擊敗意大利,獲得季軍。
1982年,奪冠熱門巴西以2-3敗給意大利,其中意大利球員保罗·罗西打進三顆進球,這次比賽被巴西稱為「布拉瓦海岸的災難」。苏格拉底、濟科、法爾考及埃德爾結果都未曾贏得世界杯。
1986年世界杯由墨西哥主辦。巴西與法國在半準決賽交手,這場比賽被評為世界杯史上其中一場最精彩賽事,卡雷卡入球領先1-0,普拉蒂尼入球追平1-1,令兩隊以互射十二碼分勝負,最終巴西被法國以4-3淘汰。
1990年,拉扎罗尼率領巴西,雖然巴西擁有卡雷卡、邓加、罗马里奥、贝贝托、佐真奴、克劳迪奥·塔法雷尔等著名球星,晉級次圈淘汰賽階段面對首圈表現不濟的衛冕冠軍阿根廷。全場佔優的巴西隊因欠運而久久未取得入球,反而全場欠缺攻勢的阿根廷卻在完場前一次突擊攻入致勝一球,淘汰巴西。
羅納度是世界盃歷史上總射手榜第二位
直到1994年世界杯,巴西終繼1970年之後再次晉身決賽,對手同樣是意大利,結果雙方在連加時120分鐘互無紀錄,巴西最後憑互射十二碼擊敗意大利,成為首支四奪世界杯的球隊。1998年世界杯,羅納度率領的巴西再次打入決賽,卻意外地以0-3敗給東道主法國,衛冕失敗。羅納度在決賽前夕因為動脈疾病以致全身抽筋,後被隊醫誤診為癲癇而開錯藥方,最終致使決賽時臨場表現失準。不過憑藉在賽事中其他場次的表現,朗拿度獲得1998年世界盃金球獎。
2002年世界杯,朗拿度、朗拿甸奴、卡路士、卡富與李華度成為巴西核心球員。巴西是少數沒有表現失準的传统強隊,先在十六強賽以2-0淘汰比利時,八強賽以2-1淘汰英格蘭,準決賽1-0擊敗土耳其晉身決賽,決賽巴西以2-0擊敗德國,這時巴西已創下五奪世界杯紀錄,乃史無前例。朗拿度在該屆世界盃中入了8球,成為2002年世界盃金靴獎得主。
2006年,朗拿度、羅納爾迪尼奧、卡卡與罗比尼奧代表巴西出賽,但是巴西表現並不突出,於八強以0-1敗給法國。2010年世界杯,巴西於八強中遭荷蘭以2-1擊敗。
2010年之後數年,巴西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加上早已奪得2014年世界盃主辦權,一直只能以友誼賽以及次一級的國際賽事(例如2012倫敦奧運)提升排名,以致2010年世界盃後世界排名一直下滑。至2012年12月,巴西排名第18,成爲國家隊的最低排名。至2013年6月,排名下滑至22再創新低。但巴西已經是2014年世界盃主辦國,並沒有參與外圍賽賽事,因此在2012至2013年間巴西都以參與友誼賽爲主。根據國際足協排名的計分制,友誼賽佔分比例比外圍賽及盃賽低,因此也造成巴西排名下滑的「假象」。
2012年倫敦奧運,巴西開始注入新球員。2013年巴西於洲際國家盃決賽以3-0打敗西班牙奪得冠軍,部份球員的表現令人關注。2013年9月,巴西排名更回升至第8位。
2014年世界盃,巴西再次主辦世界盃。巴西以年輕球員為主體,其中尼馬、奧斯卡為巴西攻擊核心。但在對哥倫比亞之戰,尼馬被對手哥倫比亞後衞朱尼嘉膝蓋頂到背部,造成脊椎骨骨折,隊醫隨後表示尼馬將無法在繼續接下來的比賽,以及隊長泰亞高·施華被罸停賽。稍後的準決賽中被德國攻進7球,刷新了巴西國家足球隊的最大比分失利記錄,這場賽又稱為「明尼路之痛(Mineiraço)」,幾日後的季軍戰中又以0-3輸給荷蘭隊,再次刷新1950年主辦以來的多項遠古紀錄,包含14個失球。
賽後大部人批評巴西踢法太英雄主義及個人主義,再加上缺少尼馬般的世界級球員,以致大敗於德國的團體主義。有部分球評家批評巴西青黃不接的問題仍未完全解決,更勸路易斯·菲利佩·斯科拉里不要期望陣中球員能夠像2002年奪冠的球員如朗拿度、朗拿甸奴、羅拔圖卡路士、卡富及李華度般厲害。近年巴西國家隊明星只有後衛算是奢華,但是隊長希爾瓦與邊後衛阿爾維斯已日漸老邁,而前鋒群中只有內馬爾是世界級,但他是邊路球員無法擔任中鋒讓得分效率下降許多,中場大將奧斯卡難堪大任。
巴西連續在2015年美洲盃與2016年的百年美洲盃不幸出局(由於教練鄧加集中主將去應付奧運足球項目,百年美洲盃大部分後備上陣)。但在2016年里約奧運足球賽中,巴西由尼馬帶領下擊敗德國,不但報了兩年前世界盃大敗的一箭之仇,更令巴西終於奪得隊史首面奧運金牌,之後部分奧運奪金成員更被召入國家隊。
2018年世界盃外圍賽,巴西雖首仗作客不敵智利,在開局不順的情況下,之後17場外圍賽取得12勝5和的佳績,取得南美洲外圍賽榜首,並早在2017年3月28日已經確定可以晉級2018年世界盃,成爲史上透過外圍賽最快確定晉級世界盃決賽周的球隊。在決賽周,巴西在E組先被瑞士迫和,之後擊敗哥斯達黎加及塞爾維亞,以兩勝一和小組首名出線,十六強再以2–0擊敗墨西哥,連續七屆晉級八強,亦隨箸上屆冠軍德國、亞軍阿根廷、應屆歐洲冠軍葡萄牙、2010年世界杯冠軍西班牙等強隊先後於分組賽及十六強賽止步,巴西成為奪標大熱。但巴西在半準決賽面對比利時,上半場因巴西後衛費蘭甸奴的烏龍球及對方中場球員奇雲·迪布尼的入球,令巴西半場落後兩球。下半場巴西雖全力圍攻比利時以圖收復失地,但欠缺把握力的巴西只靠後備入替的雷納托·奧古斯托取得一個入球,最終以1-2敗陣,八強止步,這是由2006年開始,巴西連續四屆都在世界盃淘汰賽階段被歐洲球隊淘汰。
2019年美洲盃足球賽,由於主力尼馬賽前受傷,所以沒有參與,但是巴西都可以發揮團體精神,分組賽和4強前一球不失,直到決賽先由秘魯的一球十二碼打破不失球。再度奪得2019年美洲盃冠軍。
2021年7月11日,巴西雖然於2021年美洲國家盃決賽以0-1不敵死敵阿根廷屈居亞軍衛冕失敗,但於接近一個月後的8月7日奧運男子足球金牌戰加時以2-1擊敗西班牙,成功衛冕金牌。亦是繼英國、烏拉圭、匈牙利和阿根廷之後第五支成功衛冕奧運男子足球金牌的球隊,同時巴西亦是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之後第三支連續三屆闖入奧運男子足球金牌戰的球隊。巴西亦自2002年於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勇奪世界盃的19年後再次於同一個球場勇奪奧運金牌。
2022年國際足協世界盃,小组赛列入G组的巴西首战2-0战胜塞尔维亚,之后1-0战胜瑞士,提早一場比賽確定晉級十六強。已出線的巴西第三場分組賽半力出戰,被喀麦隆1-0绝杀击败,终结了世界杯小组赛20年不败的纪录。尽管敗给喀麦隆,巴西仍然以小组第一名出线。出线后的巴西在16强赛4-1淘汰韩国,晉級八強。八强赛巴西与克罗地亚在90分鐘常规时间内成0-0打平,進入加時賽。随后巴西的内马尔在加时上半場最後一分鐘攻入一球領先,但在加時下半場就被对方的布鲁诺·佩特科维奇攻入一球扳平1-1,結果将比赛拖入互射十二碼決定勝負。最後巴西在互射十二碼射失两球,被四射皆中的克羅地亞击败,止步8强。這也是巴西連續五屆世界杯被歐洲球隊淘汰。